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2 days ago生态 健康与科技 - 導致甲狀腺病、糖尿病、不育症的污染物PFASRFI - 杨眉法國的環保組織未來年代Générations Futures6月5日在法國三個大區的法院對當地的化工廠提出起訴,敦促法國司法機構對這些工廠對周圍環境以及生物造成的破壞展開調查,他們指控這些工廠生產一種英文縮寫叫做PFAS的化學物危害人體健康,這一污染物被一些專家認為是二十一世紀最危險的化學污染物。 面對這些 "令人擔憂的事實",報告建議法國政府 "應用預防原則",實施歐盟的相關法規,並且逐漸實現禁止使用、生產和進口所有含有PFASs的產品。 不過,對綠黨成員法國國民議會議員Nicolas Thierry來說,上述建議是遠遠不夠的,就在環境檢察署發表上述報告的前夕,他向法國國民議會遞交了一項法案,提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环境与发展 - 聯合國減塑公約談判:美中NGO如何與政府互動RFI - 杨眉美國太平洋環境保護組織這次派遣了一個重大的團隊,同世界自然級基金會(WWF)等環保組織在聯大談判會場共同舉辦邊會,呼籲必須從源頭上減低塑料生產,陳女士向法廣介紹了作為美國的環保組織他們如何與美國政府互動,她說:”我們提出了十分明確的限制目標,就是在2050年,必須將全球的塑料的生產減少75 %,這是我們NGO的共識,但是,對公眾或許一些談判國來說,這是一個十分有雄心的目標。“ 陳雪景:是的,確實,在塑料生產上,中國是位居首位,佔全球的32%,隨後就是北美,占18 %,亞洲的其他國家,印度等國一共才佔了17 %,也就是說,中美兩國佔了全球一半的體量。所以,這兩國的立場舉足輕重。我們在後面也試圖推動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減低塑料污染:回收是杯水車薪?RFI - 杨眉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會議開幕大會上重申了減少新塑料生產的絕對緊迫性。他說:"首要目標必須是減少新塑料的生產,儘快禁止污染最嚴重的產品—如一次性塑料--和對健康最危險的產品"。如果不從源頭上減少生產,"世界將無法管理塑料廢物的數量和防止污染"。包括歐盟在內的五十多個國家組成的雄心聯盟也呼籲公約不應該僅僅注重處理塑料垃圾。最新加入聯盟的日本、加蓬和毛里求斯力求共同推動談判,面對來自美國、中國和沙特阿拉伯等國家的阻力。上述國家在其石化行業的壓力下,正在倡導回收和更好的廢物管理,作為解決塑料污染方案。不過,經合組織警告說,倘若沒有任何改變,到2060年,全球塑料產量將增加三倍,達到每年12億噸,塑料垃圾產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聯合國減塑公約談判進展艱難:多數或全體表決議事規則上分歧重大RFI - 楊眉跟蹤談判的法國可持續發展與國際關係學院(IDDRI)的專家Lucien Chabason向法廣表示,聯合國成員國所分成的兩大陣營同此前有關烏克蘭的聯大表決陣營頗為類似,反對使用三分之二多數表決制的國家基本上是同一些國家。國際環境法中心環境與健康項目負責人David Azoulay先生則更是擔憂沙特阿拉伯等產油國家利用全體表決制阻止談判的進行。他說,最近幾十年來許多重要的涉及保護環境的公約都是通過多數表決制達成的,那些對公約持有保留的國家可以延遲簽署公約,但至少不會阻止別的有雄心的國家通過公約。 剛果環保者 : 當務之急是發達國家停止向貧困出口塑料垃圾 而對來自非洲的環境活動人士來說,最受到塑料污染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迫在眉睫的挑戰 全球代表在巴黎就反塑料污染條約談判RFI - 艾米這是國際談判委員會五次會議中的第二次會議,目的是達成一項涵蓋塑料整個生命周期的歷史性協議。法新社指出,這是一個 "巨大的 "但 "並非不可逾越的 "挑戰。 國際消除污染物網絡的科學顧問卡勒松說:"要真正解決塑料危機,需要對塑料中的化學品進行全球控制,並大幅減少塑料生產。通過一個名為 "塑料循環性全球合作夥伴 "的新團體,該行業正在推動機械和化學回收。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生態 健康與科技 - 全球塑料污染5大數據RFI - 珍妮特今年G7 七大國家在氣候、能源和環境部長會議後,他們打算到 2040 年將塑料污染減少到零。就全球範圍來說,2019年生產了 4.6 億噸塑料,是 2000 年的兩倍多。 包括了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和加拿大在內的 七大工業 國(G7) 曾於今年 4 月 峰會時承諾到 2040 年將塑料污染減少到零,這尤其要歸功於循環經濟以及減少或消除一次性塑料,以及那些不可進行回收的塑料。 全球塑料生產似乎不會放緩,恰恰相反。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 2022 年 2 月的一份報告,2000 年至 2019 年的產量從 234 萬噸增加到 4.6 億噸。塑料垃圾的產量則增加了一倍多,2 …